南方網訊(記者/楊智明 唐巧燕)規劃自己的未來,高考如今還是“獨木橋”嗎?顯然不是。
近日,深圳大學國際交流與合作部副主任彭小剛做客“高考實驗室”活動,介紹了多元化的升學路徑!
彭小剛接受記者采訪談道:“升學途徑現在相當多,細數之下,不下于10種;現在的學子比我們當年幸福多了,而不是單獨地‘過獨木橋’。總有一款適合你!”
“跳板”有多少?這四種選擇請收下
高考后,不少學子選擇走國際教育道路,除了直接申請國外大學,還可以選擇中外國際交流項目、中外合作辦學、中外合作培訓項目;這些也都是對高考后升學的一種補充。
這些“跳板”究竟有何區別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①直接申請國外大學
普通高中各科成績加語言成績可以申請美國加拿大的某些高校。加上高考成績,更多學校包括名校更容易接受。
澳洲、新西蘭的名校大多接受高考成績加語言成績申請,一些高校成功錄取可以免去預科一年。
英國由于高中課程設置與中國有差異,排名高的學校一般要求加預科。但是也有直接錄取入大一的高校。
②中外國際交流項目
交換生項目(無國外學位授予),境外學費、報名費全免,只需交付國內大學學費,面向全日制本科二、三年級和研究生二年級,學習0.5-1年。
單項派出項目(無國外學位授予),所有費用由學生自理,面向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學習1-2學年。
寒暑假文化交流營(無國外學位授予),所有費用由學生自理,面向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學習0.5-2月。
雙學位項目(有國外學位授予),需繳付境外高校學費及交國內大學余下學年的本科專業學費,面向報讀本科聯合培養的雙學士項目(主要模式為2+2和3+1)的全日制本科生,學習1-2年。
③中外合作辦學
中外合作辦學有明確的政策界限,它有機構和項目兩種形式,其中,機構有具有法人資格的機構和不具有法人資格的機構。
截至今年6月,全國經審批機關批準設立或舉辦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項目共有2431家,其中,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項目占總數的 90%左右。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涉及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 11 個學科門類 200 多個專業。
④中外合作培訓項目
出國留學培訓項目的學生在國內合作院校進行外語培訓及留學預備課程的學習,在國內的階段性學習結束后,成績合格的學生可赴國外學習,在注冊國外大學學籍后,學生繼續攻讀國外院校相應的課程,取得國外大學學位。
該如何選擇?請憑實際情況做好準備
面對直接申請國外大學、中外國際交流項目、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外合作培訓項目這幾類留學計劃和國際項目中,不同高考成績狀況的學生該如何做選擇呢?
高考分數極佳,能考上國內名牌本科大學,而仍然想擁有海外求學的經歷,彭小剛建議大學期間需要做的是,狠抓英語,提高英語水平;積極參與學校的各種中外校際交流項目,優化個人簡歷;爭取碩博拿獎學金到國外讀碩博。
“高考成績不夠理想,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未必可以錄取,在正常報考高考志愿之余,可以同時考慮中外合作培訓類項目,即在國內培訓在國外升學的項目。一般高考成績僅做參考,培訓單位自設考試,只能獲得國外的學位。”彭小剛特別提及。
如果不僅高考成績不理想,國際化能力也弱,經濟上也不許可,彭小剛建議,可以考慮排名不太高大學本科+國外碩士、排名比較高的大學自考本科+國外碩士、本科+職業導向的top-up項目、證書項目(加拿大,澳洲)、專科+國外大學專升本升碩項目(英國、加拿大、澳洲)、專科+top-up項目、證書項目、正規升學轉藝術升學、藝術升學轉國外藝術學科升學。
“方法很多,要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以及分數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分數高選擇就多,能力強路就廣”,彭小剛認為。而且,他稱,盡早地準備語言,外語是讓考生有更多選擇。
找靠譜項目,提防這些“坑”
目前國外留學項目多種多樣,“如何‘多快好省’地不入坑地出國升學,成為一個話題。”彭小剛說。
如何辨清國外留學項目的陷阱?彭小剛現場支招,提醒考生及家長看看清宣傳傳單的一些“噱頭”字眼,比如,保錄、能進國外名校、國內名校主辦等。
比如,一些打著“保錄”的旗號,但是實際上沒有保錄的可能;背書是國內名校主辦,而實質是二級學院,等等。
根據彭小剛的現場支招,記者梳理出以下幾個防坑“妙招”,做選擇時,多打幾個疑問。
出國留學也越來越成為不少學生的選擇。
“自我管理能力、知識體系、語言能力能得到提升;為后續升學提供更豐富選擇;更能促進東西方思維的融合”,彭小剛談起國外升學這些優勢。
“出國留學這件事情,主要看國際化能力、經濟狀況、興趣及發展方向。”彭小剛告訴記者。
他繼續談道:“從經濟能力的角度,很多人只是在算學費多少;但是,沒有算到的是,如果在國外升學的話,比國內學時要短,在取得合法簽證條件下,可以安排實習期,可以工作掙錢。”
【統籌】翁子盈
【南方網記者】楊智明 唐巧燕